我这种强迫症是买不了几万和十几万的日本车的!
作者: @Sam三亩    |   2018/1/26

我这种强迫症是买不了几万和十几万的日本车的,我虽常推荐给亲戚朋友。我绝不否认它们在同价位车中显得尤为“健康”和“长寿”,但大部分的它们有以下两点毛病让我顶不顺:

一、“内饰设计到一半就开卖了?”

受限于成本,我不会去说“塑料感不允许”之类的话……

比如说挡位杆这块,特别是自动挡,大部分日本车就是给块光秃秃的塑料板,顶多上面在蹩脚地塞两小粒按钮,然后是根棍子直接插在上面,棍子的下半截甚至是裸着的……再比如中控台空调或者其他功能面板,那上面若是布满按钮还能看看,若本身是比较空的,这个价位的车绝不会给你一点点轮廓勾勒、深浅弧度、或是材质差异,来做些层次感的点缀……谈到点缀,木纹饰板在这个价位里不太允许的,那只能是清一色的钢琴黑烤漆,指纹收集器……上述这点感觉在近代的日本车上有位明显,反而千禧年上下的车款要好很多。反观欧美车系和挖了欧洲设计师的韩国车,绝大部分做得要比日本车好些。

二、“人坐在里头感觉和大自然特别亲近。”

受限于成本,我不会去说“铁皮薄不安全”之类的话……

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A/A0级车在国外一些安全测试中获得不错的成绩,但有大部分车仍让我感觉坐着与外面的空气近在咫尺,气流仿佛还能从底盘过滤路面震动的闲时传递上来的……用人话讲就是:钣金、玻璃和底盘的隔绝性差,包括过滤声音和震动,没有足够的厚实感和精密性。老一辈人用来吐槽的方式就是嫌弃其廉价的开关门声。上述这点呢,同价位的欧美车系的确做得更好些,韩国车也半斤八两。

14555234485800443.jpg

这两点加起来呢,其实就是所谓的“质感差”。在日本人眼里绝算不上硬伤,毕竟人家是超级实用主义,“经济适用”就是这个价位日本车表达得最到位的主题,所以这些车还是能卖的很好的,毕竟“强迫症”、“鸡丿狙”和“小仙女”之流是少数人。

关键词: 日本车 | 强迫症
延伸阅读
观点 | 2016/2/18
你给你的爱车打过蜡吗?Yes,那么你给你的爱车亲手打过蜡吗?一次都没有,那你能有多爱车! ...
观点 | 2016/2/18
男人改车,是自强自爱的刚需!苏格拉底曾说过:“男人一定要改车!”改车对男人来说,太重要了! ...
观点 | 2016/2/18
突然很想和大家聊聊玩老车的观点,最近获益良多,有颇有感触。玩老车,像是一种修行,更是一种历练。 ...
观点 | 2016/6/3
在得知全新的TopGear,没错,就是没有了三贱客的第23季TopGear已经出了熟肉,我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自然是:感谢TopGear字幕组 ...